【资料图】
“‘连心卡’真的太好了,极大方便了我们反映问题、寻求帮助,提供的服务反应又快、质量也高。”日前,澧浦镇组织开展为民服务质量调查时,琐园村村民严跃进为镇里发放的“连心卡”一事点赞,当他讲到“一个电话修好一条水渠”的例子时,更是竖起了大拇指。
琐园村于1979年修建的灌溉水渠,由于年久失修,出现了很多裂痕,部分区域甚至倒塌,渗漏严重。去年遭遇了特大干旱,村民们苦心经营的苗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。“大家都迫切希望村里能改造提升一下水渠,抱着‘试试看’的想法,我就找到了之前村书记助理王德标发放的‘连心卡’。电话刚打过去几分钟,他就上门了解需求,商讨解决方案。”严跃进说。
了解到村民修建水渠的迫切需求后,王德标在“青蓝工程”导师的指导下,积极向上级单位反映情况、争取支持。在澧浦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受益农户750户、苗木900亩、水稻300亩的琐园村农田灌溉水渠项目得到批准,并在半个月内开工建设。开工当天,王德标早早赶到现场,与施工人员沟通建设事宜,每天到施工现场查看,从头到尾跟进直至完工,困扰村民多年的灌溉用水难题终于得到解决。
农村工作千头万绪,如何让群众的诉求有着落、有回音、办得快、办得好,是摆在年轻干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。澧浦镇为纵深推进“青蓝工程”,不断丰富培养渠道、创新服务举措、延伸服务触角,组织年轻干部根据自身特长优势确定服务事项,逐门逐户为辖区群众发放“连心卡”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同时,澧浦镇还探索建立优秀年轻干部“成长档案”,全面客观准确记录年轻干部的履职情况和思想动态。通过打造“倾听诉求-导师指导-受理分析-办理跟踪-反馈问效”的“闭合链路”,推动年轻干部将“连心卡”作为肩上的“责任卡”,目前共服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2件。
“‘连心卡’实现了党群服务职能的‘四个转变’,即变日常性服务为全时段服务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、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、变标准化服务为个性化服务,推动年轻干部在干中学、学中干,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强本领、长才干、提能力。”澧浦镇党委书记、“青蓝工程”导师邢浩俊说。
(记者 楚千会)